回到主页

點入了解香港岳武穆八段錦之由來及簡介

  • 岳飛字鵬舉 (公元1103-1142) 相州湯陰人(今河南安陽縣)。年少時在河南少林寺跟隨少林弟子“周侗”學習武術並精通易筋經和洗髓功,還有各般長短兵器。岳飛二十幾歲便從軍,北宋末年,靖康元年(公元1126)岳飛在相州,安徽,陝西等地抗金並屢敗金兵。 岳飛領軍時將士們偶遇山林瘴癘之毒 ,會常患水土不服之疾。岳飛見之 ,便將習得的易筋經和洗髓功動作混合並獨創出八式運動 ,藉此增強各軍士的體質。岳飛將武術和醫術匯集其中 ,達致自強不息並以最短時間轉弱為強。岳飛先授予近身將領 ,再由各將領傳授各分部 ,以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傳授 ,就這樣很快地就傳遍了整支岳家軍 ,當時岳飛勒令全體軍士晨操晚練 ,不得怠慢 ,時稱“岳八式”。但在操練期間有少數傷兵軍士不能加入操練 ,岳飛見此便又創出四式以舒筋換氣為主的動作給予傷兵軍士操練 ,傷兵病癒後便再操回“岳八式”。岳家軍自操練“岳八式”後全體軍士的體質由弱轉強 ,軍士們都以段錦稱之而每一式每一段皆錦繡也 ,故改稱為“八段錦” 。
  • 南宋詔興十年(公元1140) ,岳飛直進北伐 ,攻佔離汴京四十餘里的朱仙鎮並準備直搗汴京。但當時宋高宗和宰相秦檜急於與金求和 ,竟一日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將岳飛召回 , (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即公元1142年1月27日) 並在詔興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斬殺。當時有多名追隨岳飛的將領 ,得知主帥被謀害後氣憤激昂 ,欲將秦檜碎屍萬段。事後 ,秦檜恐岳家軍復仇謀反 ,於是逐令解散岳家軍 ,並將他們逐一捕殺。岳飛將領中有一名為“張範”的將軍為了逃避追殺而返回家鄉四川避難 ,而張範有感國家朝政腐敗氣數已盡 ,再加上主帥岳飛被害 ,自己報國之心已亡 ,因而決定在四川大覺寺(現稱寶光寺,成都)出家削髮為僧並隱姓埋名不問世事。張範感慨岳飛精忠報國憂國憂民的民族氣節 ,他為免岳飛所創的“八段錦”,梅花拳 ,八點半拳等失傳 ,在其後的日子里全部傳授予僧侶並囑代代相傳。
  • 孝宗(1162)年,岳飛被追封為“武穆王”,張範得知主帥平反後甚喜 ,更將“八段錦”改名為“武穆八段錦”。而張範去世後寺僧再冠名 “岳武穆八段錦”。從此 ,八段錦的由來在民間流傳着不同的版本 ,而民間流傳的口訣大致相同 ,但動作已是混雜不正。現時方間流行的八段錦是解放後國家體育總局所編寫的 ,動作與本會的“岳武穆八段錦”完全不同。而另外一個分別就是新編八段錦只有八個段動作 ,而本會除了八段外還多了四式舒筋換氣的動作。
  • 清朝(咸豐1858)年 ,大覺寺遭大火焚毀 ,當時善信張天霖集巨資重建大覺寺。當時大覺寺主持“心悟大師”有感善信張天霖之大德 ,無以為報 ,故將“岳武穆八段錦”傳授予其十歲獨子張貴顯 ,亦是八段錦首次正式外傳。
  • 民國(1928)年 ,張貴顯八十大壽並宴請四川各界紳商名流同賀。而當中有一年逾四十之嘉賓 ,即先師陳晉先生 ,當時先師見張貴顯年事八十 ,童顏鶴髮 ,健步如飛 ,尤似中年 ,先師詢其何以養生?張貴顯坦然相告是勤練八段錦才會有此體質。當時先師對八段錦甚感興趣 ,並多次懇求張貴顯教之 ,張貴顯深感先師誠意滿盈 ,便將全套“岳武穆八段“傳授之!
  •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 ,日本侵華 ,經多年戰亂後即1950年先師由四川輾轉來港 ,當時獨居於香港仔對面的鴨脷洲一石屋內。而本人黎成有一表親剛巧與先師為鄰 ,當時我住香港仔而每逢假日必到表親家聚會。當時知悉先師為獨居老人 ,而閒時與先師清談言語間感到其博學多才 ,古今中外時事分析無所不談 ,對我國武術及醫學更是津津樂道。1958年 ,本人年約十九歲 ,對武術甚感興趣 ,與先師趣味相投 ,性格相近。每次到訪探望先師他都講述在四川學習八段錦之經過並講解每個動作與易筋洗髓的關係及對人體和每組器官達到治病防病的原因和作用。就在那年先師收我為徒悉心教導並深入淺出地對每一動作詳盡解釋 ,如是者十年間本人儘得先師真傳。
  • 1982年,先師以96歲高齡無疾而終 ,先師性格開朗 ,健談 ,對人對事態度真誠!先師臨終叮囑定要秉承岳飛精忠報國憂國憂民的精神 ,並將“岳武穆八段錦”發揚光大惠及社群。本人現年七十三歲 ,經過數十年的鍛鍊及研究 ,證實八段錦並非普通動作 ,它是一種有系統地加速血液循環及增強新陳代謝的獨特運動 ,對人體的經脈 ,筋骨 ,都起到強化的作用並以五臟為主 ,六腑為副 ,剛柔並重地強壯各器官功能 ,防止衰退 ,老化 ,更能治病防病!是老中青幼不可多得的健體運動!

香港岳武穆八段錦總會會長

黎成

岳武穆八段錦(八段及四式口訣)​

舒筋換氣四式

第一式 曙光初露

第二式 大夢先覺

第三式 暮去朝來

第四式 氣推南北

 

岳武穆八段錦

第一段 挽地托天理三焦

第二段 左右扳弓汝射鵰

第三段 調理脾胃需單舉

第四段 五癆七傷往後瞧

第五段 左右盤足除心疾

第六段 搖頭擺尾固腎腰

第七段 平掌怒目增橋力

第八段 馬上七顛百病消